天下为公——孙中山传

悄然隐退的卢慕贞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简介 | 下一页

  在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的一个月前,元配夫人卢慕贞悄然抵日,与孙中山商谈离婚之事。也许是出于愧疚,在卢慕贞9月1日到达后,孙中山不但陪她游览了公园还陪她出去购物,9月23日,孙中山送卢慕贞回到澳门。

  1884年,18岁的孙中山先生奉父命与比他小1岁的卢慕贞结婚。卢慕贞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女子,身材矮小,肤色较黑,自幼缠足,是一个相貌很普通,个性内向的旧式女子。而孙中山温文儒雅,相貌秀美,身材适中,堪称为美男子。孙中山前后所受的中西式教育,多达20年之久,长久留学于海外,学贯中西,见多识广。因此,从传统观念看,夫妻二人不管从哪方面来衡量,条件都不相当,相似之处也少。

  为了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卢慕贞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过了很长一段艰险而又漂泊不定的生活。武昌首义革命功成,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民国肇建百废待举,每天从早到晚因公而忙,实在抽不出很多的时光陪伴家人。而卢夫人生性好静,且较孤独,她是一个旧式妇女、典型的贤妻良母,对政治性应酬毫无兴趣。在南京面对中外来宾甚多的各种政治场合,对她来说,与其说是一种尊荣,倒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负担,日久而生知难而退的念头,这也就是她后来为什么同意跟孙中山分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孙中山和宋庆龄结婚,需要征求孙中山元配夫人卢慕贞的意见。有材料记载,1915年3月,孙中山给卢慕贞写信说明了理由,让侍卫官郑卓和儿子孙科把信送到澳门。卢慕贞见信后十分平静,问了宋庆龄的一些情况后,立即表示同意离婚,她让孙科取过笔,在信上写了一个“可”字。

  当时部分革命党人反对中山先生与卢夫人离婚,而卢夫人当着大家的面慨然表示:“孙先生为革命奔走海外,到处流浪,身心为之交瘁,既然现有人照料他身边的生活,且有助于其政治活动,我愿意成全其事,与先生离婚。”大家听罢自然也无话可说。

  孙中山在1918年10月17日致康德黎的信里也曾提及卢慕贞:

  我的前妻不喜欢外出,因而在我流亡的日子里,她从未有在国外陪伴过我。她需要和她的老母亲定居在一起,并老是劝说我按照旧风俗再娶一个妻子。但我所爱的女子是一位现代女性,她不能容忍这样的地位,而我自己又离不开她。这样一来,除了同我的前妻协议离婚之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了。

  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的第二天,就给在澳门的卢慕贞汇款,此后,一直到去世的十年时间里,孙中山也一直关心着卢慕贞的生活和健康,他还与卢慕贞保持着书信往来。如今,翠亨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里还保存着6封孙中山写给卢慕贞的信。

  与孙中山离婚后,卢慕贞一直蛰居于澳门,她还听从孙中山的劝告,皈依基督教。1949年,大陆解放,孙科蛰居香港,特接母亲来港同住。每晚临睡以前,必至母亲寝室,看看被子盖好了没有。每天清晨6点祷告完毕,即侍奉母亲到花园去散步。后来时局逆转,孙科夫妇不得不先去法国,后往美国定居,卢慕贞则重返澳门,过着孤独的生活。1952年9月7日,卢慕贞在澳门文第士街寓所病逝,享年86岁。

  孙中山与卢氏夫人生有一男两女:长子孙科、长女孙娫与次女孙婉。其中孙科比较为人所熟知,而孙娫在美国柏克莱大学读书期间突染重疾后转为糖尿病,1913年3月回澳门养病,6月,病逝于澳门;次女孙婉的第一任丈夫是孙中山的朋友王伯秋,1921年又嫁给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戴恩赛,1979年,孙婉在澳门去世。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简介 | 下一页

天下为公——孙中山传目录

《建国方略图》(图) 1922年6月,孙中山蒋介石合影(图) 国民党上海执行部部分成员合影(图)
1924年,毛泽东在上海(图) 东征时的蒋介石(图) 廖仲恺遗体(图)
孙家的新生命 翠亨村的“石头仔”与“洪秀全”
中山舰(图) 中山陵祭堂大厅(图) 中山陵墓室孙中山卧像(图)
南京中山陵(图) 宋庆龄、孙科为孙中山守灵(图) 孙中山与陈粹芬(图)
初出国门 接受西式教育的孙中山 与孙眉的冲突
翠亨村的“反叛者” 香港与檀香山之间 “反清四大寇”
行医澳穗 上书李鸿章遇挫 创立兴中会
密谋第一次武装起义 广州起义流产 流亡生涯被跟踪
贸然闯馆遭不测 康德黎与孟生的大营救 重获自由
转往日本筹划革命 联手康有为的数次努力(1) 联手康有为的数次努力(2)
策动李鸿章独立 惠州起义 保皇还是革命
重返檀香山,改造美洲洪门 同盟的欧洲序曲(1) 同盟的欧洲序曲(2)
筹备中国同盟会 亲手建立革命党 三民主义初次登台
萍乡醴陵起义 风起云涌的六次起义 继续论战保皇派
第一次倒孙风潮 第二次倒孙风潮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广州起义,革命的前奏 悲壮的广州“三·二九”起义 “首义第一枪”
革命中心之外的孙中山 矛盾四起的革命队伍 就任临时大总统
新政府的财政危机(1) 新政府的财政危机(2) 南北议和
让位 宣扬民生主义,筹划全国铁路 会晤袁世凯
孙中山的全国铁路计划 成立国民党 宋教仁遇刺案
“宋案”真相 对“宋案”犹豫不定的国民党 流亡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
二次讨袁 新旧约法之争与南下护法(1) 新旧约法之争与南下护法(2)
痛失革命同志 一段美丽的婚姻(1) 一段美丽的婚姻(2)
悄然隐退的卢慕贞 陈粹芬:被遮蔽的“红颜知己” 《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
《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 《建国方略》之三:《民权初步》 完善“三民主义”
就任非常大总统 与陈炯明的分歧 炮轰总统府(1)
炮轰总统府(2) “永丰”舰上的55日 联手苏俄
改组国民党(1) 改组国民党(2) 创办黄埔军校
曲折的北上之路 生命的最后时刻(1) 生命的最后时刻(2)
不尽的哀荣(1) 不尽的哀荣(2)